找到相关内容750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河北省召开宗教界“爱家乡、做贡献、促和谐”表彰会

    强调,宗教界要强化大局意识、忧患意识、责任意识,把“迎奥运、保稳定、促和谐”作为硬任务来完成。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,促进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...

    佚名

    |表彰会|宗教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6381926569.html
  • 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——希望

    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,拿拐杖的跌伤了,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。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,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,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。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,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。” 许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5475706.html
  • 近现代文化精神的一个动力

    。现在看来,当时这三种文化思潮虽亦曾互有争鸣和冲突,但更应该注意到三者在各自领域并行不悖与相辅相成的特点。其共同的一点,皆是在民族危亡与文化续断的忧患意识中所产生、各自皆以“救亡图存”为己任,正...,使近代佛学的发展更具其鲜明的时代进步特点,故当时佛学兴盛之势头,实又与如火如荼的民族危亡的忧患意识结合,从而大张其军,正如章太炎所言:革命“无生则不能去畏死心,非破我所则不能去拜金心,非谈平等则不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15230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对孝道的看法如何?请慈悲开示。

    ,周旋不出六道轮回。   法华经云:“三界(梵语trayo dhatavah)无安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,常有生老病死忧患,如是等火,炽然不息。”   开悟祖师云:“日落西山暮鼓催,娑婆八苦实堪悲,世出世间思惟遍,不念弥陀更念谁。”   大圣佛陀充分的表露出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其可怖畏,常有生老病死忧患,为佛弟子岂可自己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074912924.html
  • 书《楞伽经》后

    ,如获旧物,开卷未终,夙障冰解。细视笔画,手迹宛然,悲喜太息,从是悟人。常以经首四偈,发明心要。  轼游于公之门三十年矣,今年二月过南都,见公于私第,公时年七十九,幻灭都尽,惠光浑圜,而轼亦老于忧患,...排挤,自言“老于忧患,百念灰冷”。然而,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有风雨也有晴。他路过南都(南京)拜见了年长的张安道,这位“得清净觉”的老者,在为宫滁州时,从一僧舍获得一部手抄的《楞伽经》,“从是悟入”,自觉...

    北宋·苏 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1853707.html
  • 修行人要耐得住寂寞

    走投无路)’。现在,我孔丘虽然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遇到忧患,但是,这是因为坚持仁义之道所致。如果因为遇到忧患就放弃仁义之道,还能算君子吗?既然有君子之道,就不能说是走投无路啊。” 孔子接着说:“既然要推行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3076267.html
  • 问:佛教对孝道的看法如何?

    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,常有生老病死忧患,如是等火,炽然不息。” 开悟祖师云:“日落西山暮鼓催,娑婆八苦实堪悲,世出世间思惟遍,不念弥陀更念谁。” 大圣佛陀充分的表露出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其可怖畏,常有生老病死忧患,为佛弟子岂可自己逃之夭夭(自利自度),而忍心让父母亲沉浸在生死轮回深渊而不救度之!所以说世间的孝顺是不够的、不圆满的,正见(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2377671.html
  • 朱熹的智慧

    朝鲜、日本、越南的官方意识形态,融入东亚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,成为东亚各国各民族之魂。东亚朱子学之魂,便是各国当时时代精神精华的体现。诸如求理精神、主体精神、忧患精神、力行精神、求实精神、道德精神、开放...力量以对付各种灾害,达到人人和谐统一,成为传统文化哲学的基本课题,它是以中华民族现实生存为根基的文化群体的主体精神。自觉而深沉的忧患精神,煎熬与锤炼了朱熹的思想意识,驱使他不断超越所处的时代,从形上学...

    张立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3579505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中国佛教二千年随笔

    每一位佛教徒感到自豪,将是佛法住持者的任务。   当年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并不是身体上的病,而是在思想上出了毛病,从而弃医从文。现代佛教正是如此,缺乏忧患意识的佛教徒只知道借佛教为自己牟利,只知道牺牲佛教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。当年末法思想在中国佛教曾经激起多少佛教徒的忧患意识,于是各种护法的举措都纷纷出现在历史的舞台。加强末法思想的忧患意识教育,让那些在温床仍然迷茫的佛教徒明白佛教在现代社会的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0944847.html
  • 李嘉诚夫妇的慈悲喜舍心

      李嘉诚先生少年经历忧患,12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, 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,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,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,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到底有限,惟有事业成功,才能对社会和国家作更大的贡献。故早年随着事业进展、行有余力的时候,便热心公益,支持内地及本港的教育医疗事业。于1980年,成立李嘉诚基金会,藉以对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公益事业作更有系统的资助。...

    寂晖

    |慈善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0713198693.html